导言:

周楣声在《灸绳》一书中有言,“ 灸不离穴,效由穴生”。自然,艾灸是绕不开穴位的。于是,在灸疗实践中,有了开穴与封穴的讲究。

关于 开穴与 封穴,以前我们有介绍过。开穴,是艾灸前先按揉要灸的地方,再开始艾灸。封穴,是艾灸后揉几下灸过的地方,再轻拍几下,封闭穴位。

今天,我们分享 不一样的开穴与封穴,供灸友参考。

开穴与封穴

作者:赵鹏程( 北中医三院)

1.开穴

艾灸时,有些患者皮肤感觉灼热疼痛或者非艾灸部位胀闷难耐,这时候需要开穴。开穴是为了增加艾灸效果,减少不必要副反应。开穴我们主要采用针刺或局部敷药两种手段。

(1)局部敷药: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艾灸,艾灸一靠近皮肤就觉得灼热疼痛,这往往是穴位局部瘀堵,可用通幽油在穴位局部外涂,利用药物作用和渗透力,开通穴位,患者就容易接受艾灸,不再疼痛。

(2)针刺:分局部针刺、远处针刺。如穴位局部不能耐受艾灸,可用韧针在穴位部位逐层松解,之后艾灸不易疼痛难耐;有些患者如胃癌、胰腺癌、肝胆肿瘤患者,艾灸时往往腹部胀闷、气串等,这时往往巨阙等穴位有瘀堵,可韧针松解巨阙、针刺期门等穴,针刺后可继续艾灸。

此外, 为了提高疗效,可在艾灸前开四关(合谷、太冲),通过开穴,帮助打开经络的大门,激发经气,最终达到良好的效果。

2.封穴

艾灸之后要封穴是许多患者不知道的,封穴是艾灸后必须做的。我们采取的是艾油数滴、温水少许、艾灰(佑生艾卷纸是用艾绒匀浆所得)混匀成糊状,涂在艾灸过的穴位上,外置棉纱或纱布固定6小时。

其不仅防止寒气通过穴位入侵肌肉、经络、脏腑,而且通过艾油、艾烟温热力量持续作用于穴位,持久发挥艾灸效果。

建议大家要去做这步,毕竟这是非常重要的。高品质的艾灰如绸缎细润,不会对艾灸局部皮肤造成损伤。

- END-

版权声明:

本公众号分享文章及视频,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。如存在不当使用,请随时联系。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, 请勿随意试药。

一个专门跟艾灸死磕的公众号

艾灸大学堂: 专为艾灸爱好者和从业者打造的精品阅读和学习平台,在这里,一个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长为艾灸高手!一人知艾,全家享福,从此小病不上愁!赶紧扫描关注下面二维码,进入艾的怀抱吧!

戳这里,立即进入艾灸店铺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