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花的种植和炮制
来源
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。5~6月当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管状花,晒干、阴干或烘干。
【原形态】
红花,又名:黄蓝(《博物志》),红蓝(崔豹《古今注》),红花草(《履巉岩本草》),红花菜(《救荒本草》)。
一年生草本,高30~90厘米,全体光滑无毛。茎直立,基部木质化,上部多分枝。叶互生,质硬,近于无柄而抱茎;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.5、9厘米,宽1~3.5厘米,基部渐狭,先端尖锐,边缘具刺齿;上部叶逐渐变小,成苞片状,围绕头状花序。花序大,顶生,总苞片多列,外面2~3列呈叶状,披针形,边缘有针刺;内列呈卵形,边缘无刺而呈白色膜质;花托扁平;管状花多数,通常两性,橘红色,先端5裂,裂片线形;雄蕊5,花药聚合;雌蕊1,花柱细长,伸出花药管外面,柱头2裂,裂片短,舌状。瘦果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约5毫米,基部稍歪斜,白色,具4肋。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全国各地多有栽培。主产河南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辛,温。
性状
干燥的管状花,长约1.5厘米,橙红色,花管狭细,先端5裂,裂片狭线形,长5~7毫米,雄蕊5枚,花药黄色,联合成管,高出裂片之外,其中央有柱头露出。具特异香气,味微苦。以花片长、色鲜红、质柔软者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