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级学生每天的语文课外阅读,关键在于坚持,使孩子的阅读习惯自觉的养成。
《神奇的克隆》课文 1《神奇的克隆》是一篇介绍克隆技术的科普类说明文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有关克隆技术的科学知识。在《神奇的克隆》一文的教学中,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:
1.要求学生找出体现克隆“神奇”的生动形象的语言。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由回答来完成,学生纷纷找出许多生动形象的词、句、语段等,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,积累了语感。
2.激起兴趣,学习说明方法。与学生共同探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的说明方法时,我先让学生从前四个自然段中找出了克隆的定义,而后以一句话:“作者在介绍什么是克隆时,本身一句话就可以说完,可作者居然用了四个自然段。这是不是太啰嗦了?”一石激起千层浪,学生兴致盎然,纷纷思考,答案精彩迭出。在此基础上,引导学生体会本段运用分类别、举例子、下定义等说明方法,从四个角度分别介绍克隆是什么,使克隆知识的介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3.用好资料,活学活用。如克隆羊的诞生过程中,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。在介绍时,配上图片展示。学生边听边看图片,其乐陶陶。其后我再向学生展示克隆技术下诞生的其它动物品种,大大激发起学生的热情。再如,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,远远不止课文所提及的内容,第八节最后的省略号,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,引发读者去想象克隆技术的“诱人的前景”。因此,还引导了学生交流从网络、书籍等地方了解到的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的重要意义。
4.激发思维,大胆想象。在认识到克隆是把“双刃剑”后,让学生天马行空想像,“假如我能克隆,我想克隆……”要求学生做到想法必须对人类有益。此处的设计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后交流的平台,让学生在课后可以畅谈自己的想像,以此达到领悟课文语言内涵的目的。这一环节,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,激发了学生的`求知欲,发散了学生的思维,更训练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。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乐于交往、合作的精神。
最后谈谈我教本课的困惑:本课教学过程中,体悟和读书之间的矛盾还是没有处理好。虽然也知道在读中体悟,在体悟中读,但是一到课堂上,要么缺少读书,要么体悟得不深入。看来,自己以后还要锤炼基本功,真正驰骋于语文天地,真正畅享到语文的乐趣。
《神奇的克隆》课文 2教学目标:
1、学会本课十个生字,其中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;
2、能正确、流利朗读课文;
3、理解本课重点词句,知道什么是克隆(以上为教学重点);
4、知道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,初步理清文章脉络(此为教学难点)。
时间安排:第一课时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1、师:我爸爸是一位爱侍弄花草树木的人,每当现在这个季节,常见我爸把一种树接到另一种树上,我好奇的问爸爸在干什么,他总是喜滋滋地告诉我:我在嫁接树林呢!还看见过他在秋季把桂花树、石榴树的树枝埋到泥土下,第二年春季就把这些压过的枝条移到另一处栽种。我常问爸爸这又是在干什么,他总乐呵呵地说:我这叫压条。今天人们给它用了一个新的科学名词叫(生齐答:克隆!)知道老师今天与大家学习哪篇课文吗?2、板书课题:7、神奇的克隆,生齐读题。
二、初读课文,读通读顺。
1、自由读文,要求:(1)读准字音,看清字形;(2)、读顺句子,读通课文。
2、检查自读:(1)指名分段读文,达到读通读顺;(2)指名板演薯、率,检查对生字的识记(其他同学描红生字,加强识记效果)。
3、默读课文:要求:画出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,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,如自己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。
4、归纳汇总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'问题,联系读文、生活,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。
三、再读课文,理清脉络。
1、默读思考: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三方面内容?[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点内容:(1)什么是克隆?(2)、克隆实验成功;(3)、克隆造福人类。]
2、通读全文,思考:克隆神奇在哪里?(从高等动物、植物、单细胞微生物及克隆在医学上的运用引导学生全面回答此问题。)
(师小结本节内容,过渡下一环节)
四、布置作业
1、描红、临写课后生字每字两遍;
1、继续熟读全文,课外查找有关克隆的资料,试着完成课外第3题;2、任何一项科技发明都是一把双刃剑,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能人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。查找有关资料,思考克隆会对人类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呢?
《神奇的克隆》课文 31880年,海伦·凯勒出生在美国。不幸的小海伦,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,双目失明,双耳失聪。天哪,谁能想到,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!从此,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。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。她不能喊一声“妈妈”,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。她变得暴躁起来,脾气越来越坏。
就在这时,家庭教师安妮·沙利文来到了海伦身边。
沙利文老师开始教海伦摸盲文,拼单词。一次,她们路过水井房时,沙利文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水管口上。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。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“水”这个单词。海伦猛然醒悟,原来“水”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!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,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。
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,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,学会了拼写“泥土”、“种子”等许多单词。她不分昼夜,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。她拼命摸读盲文,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,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,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。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。就这样,海伦学会了阅读,书写和算术,学会了用手指“说话”。
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,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,她有时在林中漫步,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。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。“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,花瓣散落在我身上。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,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。”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“看”到的世界。
海伦10岁的时候,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。父母为她请来了盲哑学校的萨勒老师。萨勒发音时,要海伦用手放在她的脸上,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,以此体会怎样发音。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,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。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:“为使我的伙伴——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——能听懂我的话,我夜以继日地努力,反复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,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,只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。我每天坚持着练习,练习,练习……”
当夏天来临时,海伦在盲哑学校的课程正好告一段落,她说话的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。海伦回到家时,大声喊道:“爸爸,妈妈,我回来了!”刹那间,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,流下了兴奋的泪水。
1900年,海伦考上了大学。大学毕业后,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,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。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。海伦·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,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。
神奇的克隆课文赏析:
第一,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:1、带有一定文艺性的,指科学小品,如《南州六月荔枝丹》2、科普性为主的。,如《向沙漠进军》《宇宙里有些什么》《神奇的克隆》3、实用性的,如说明书、解说词等
第二,说明性文章知识性、科学性强。教学这一类课文时,根据其文本特点,老师抓住知识点,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和说明方法,这是教学的主要任务。
第三、说明性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学中,它就应由“科”改姓“语”。既然是语文课自然有别于自然、科学等学科。教学说明性文章,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,应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。激发科学的精神,发展学生的语言,学习说明的方法,追寻课堂的情趣……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、表达方式、作者思考问题、关注生活、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,都应成为说明性文章的教学目标。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练习题1答案 4一 、每小题3分,其中格式和标点占1分,卷面整洁、书写规范美观占2分。
二、1.咆哮 寂寞 酷刑 抑扬顿挫 派遣 脾气 暴躁 成千盈百(10分,每字0.5分)
2、 xiè shènɡ 敲 明白(4分,每处1分)
3、 ⑴× ⑵√ ⑶√(3分,每小题1分)
4、 (6分,每小题2分)
⑴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主席台上。
⑵我如果就这样死了,就是比鸿毛还轻。
⑶江主席虽然是学工程的,但是他对古典文学非常熟悉。
三、1.一路春风 一路欢笑 青山碧岭 染绿我们双脚 呼应开头 绿化祖国山山岭岭(6分,每空1分)
2、密密层层 从树枝开到树梢 一点空隙 密密层层的海棠花(4分,每空1分)
3、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泉映月 七 史记(5分,每空1分)
四、(一)1.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。(2分)
2、 ⑴B ⑵A(4分,每小题2分)
3、 ⑵挽救濒危物种,调节生态平衡。⑶培植人体皮肤,“制造”人体“配件”。( 4分,每小题2分)
(二)1.有人送我一枝草(意思对即可 2分)
2、递 惊讶 即(3分)
3、 , , ,…… , 。 (3分,每错1个扣0.5分)
4、 忧心忡忡:形容心事重重,非常忧愁。文中指“我”因工作没有着落而非常忧虑。(2分)
5、 ②(2分)
6、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(2分)
7、 施乐于人,就是生存的快乐。(意思对即可2分)
五、习作。
一类(27-30分):文题相符,内容具体,有中心,语句通顺,感情真实,分段表述,没有明显的病句,字数不少于400字,错别字不超过1%。
二类(21-26分):文题相符,内容较具体,有中心,有真情实感,病句较少(一般不超过2-3句),字数不少于400字,错别字不超过2%。
三类(18-20分):以下六种情况占两至三项的。(1)内容不够具体。(2)中心不明确。(3)思想不够健康。(4)病句较多。(5)错别字超过2%。(6)字数偏少。
四类(17分以下):上述六种情况中占三至四项或文题不符的。
《神奇的克隆》课文 5《西游记》里的孙大圣,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,再吹一口气,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。这当然是神话,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,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。
我们知道,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,才能繁殖后代,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。换句话说,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。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,就叫无性繁殖,也称克隆。
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。例如,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,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;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,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;把仙人掌切成几块,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,长成新的仙人掌……此外,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。凡此种种,都是植物的克隆。
一些单细胞微生物,如细菌,经过20分钟左右的'时间,就可以一分为二,再分为四个、八个……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。
那么,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?从20世纪开始,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。1996年,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。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,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。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,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“多利”。
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。
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,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、高产的粮食、蔬菜新品种;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,大大提高饲养效率。
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,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,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。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;能够“制造”出人的耳朵、软骨、肝脏和心脏等人体“配件”,一旦病人需要,就能重新“装配”。
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。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练习题 6第一部分 积累应用(38分)
一、读拼音写词语。(10分)
dào zéi chān fú jǔ jué jū gōng jìn cuì
( ) ( ) ( ) ( )
zhēng níng xiū sè diān bǒ jiān zhēn bù qū
( ) ( ) ( ) ( )
二、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。(12分)
1、下面加点字和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( )
A、毛毡(zhān)蓑衣(suō)妨碍(ài)倭寇(wō)
B、瞄准(miǎo)入场卷(juàn)一缕(lǚ)恬静(tián)
C、尽管(jìn)砸死(zá)聚扰(lǒng)汲取(jí)
2、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( )
A、银装素裹 抓耳挠腮 美仑美奂 始料不及
B、绞尽脑汁 无边无涯 废寝忘食 栩栩如生
C、目不遐接 势不可当 天造地设 杯水车薪
D、安居乐业 随心所遇 迫不及待 喜出望外
3、“走近一看 却是满树的彩叶 紫的 黄的 绿的 红的 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 向人们频频点头 ”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的是( )
A、 , 。 、 、 、 , , 。 B、 , , 、 、 、 , , 。
C、 , , , , , , , 。 D、 , , 、 、 、 , 。 。
4、下列句子中,没有语病的一句是( )
A、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。
B、相声对我很感兴趣,一有空就听。
C、通过这次活动,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。
D、我仿佛又看见了老班长那慈祥的笑容、嘶哑的声音。
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练习题 7一 、按要求完成书写练习。(6分)
1、抄写句子,注意行款规范,字迹工整。(3分)
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,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。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,今朝终于成真了!
2、默写《宿新市徐公店》的第三、四行诗句。(注意开头空两格)(3分)
二、按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。(23分)
1、 根据拼音写词语。(10分)
páo xiào jì mò kù xínɡ yì yánɡ dùn cuò
pài qiǎn pí qì bào zào chénɡ qiān yínɡ bǎi
2、用“√”选择括号里正确的选项。(4分)
⑴浑身解数(xiè jiě) ⑵ 战车千乘(chénɡ shènɡ)
⑶小扣(拍 敲)柴扉久不开 ⑷儿童不解(明白 打开)春何在
3、判断下列说法,对的打“√”,错的打“×”。(3分)
⑴俗话说的“一目十行”,就是这种逐字逐句反复阅读的方法。 ( )
⑵ 《上下五千年》的作者是著名的教育家、语言学家林汉达。 ( )
⑶字谜“因为自大一点,惹得人人讨厌。”的谜底是“臭”。 ( )
4、按要求写句子。(6分)
⑴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。(修改病句,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)
⑵我如果就这样死了,不是比鸿毛还轻吗?(改为陈述句)
⑶江泽民同志是学工程的。江泽民同志对古典文学非常熟悉。(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)
三、积累与运用。(15分)
1、“踏 ,撒 ,走遍 ,春光 。”这一节在全文中起 的作用,表达了同学们
的豪情壮志。(《春光染绿我们双脚》6分)
2、“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,眼睛突然一亮,那几棵大海棠树,开满了
的淡红的花,这繁花 ,不留 ,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……”这个句子中,作者用“喷花的飞泉”比喻 。(《只拣儿童多行处》4分)
3、阅读课文,我们领悟了许多道理。鲁迅先生的一个“ ”字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珍惜时间;海伦•凯勒的自传《 》,阿炳创作的二胡名曲《 》,郑和 次下西洋和司马迁发愤写《 》等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执着。(5分)
四、阅读短文,回答问题。(26分)
(一)神奇的克隆(片段)(10分)
①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。
②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,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、高产的粮食、蔬菜新品种;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,大大提高了饲养效率。
③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,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,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。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;能够“制造”出人的耳朵、软骨、肝脏和心脏等人体“配件”,一旦病人需,就能重新“装配”……
1、这个片段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,用“﹏﹏”画出。(2分)
2、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,只填序号。(4分)
⑴语段②中的分号是表示句子之间 的关系。(A.递进 B.并列)
⑵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。(A.举例子 B.打比方)
3、克隆这项技术“可以造福于人类”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,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。(4分)
⑴培育出优质、高产的粮食、蔬菜和品质优良的家禽。
⑵
⑶
(二)题目: (16分)
①1991年夏天,我在美国上大学。一天,我又一次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。当时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,找工作也没有着落,居留是个大问题。我耷拉着脑袋,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。
②远处草坪上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,可能是我忧心忡忡的样子令他好奇吧,他好像十分注意地看着我。他站起来了,忽而又蹲下去,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,然后向我走来。他步子跨得那么大,轻轻地吹着口哨,从嘴里飞出不成曲调又很愉快的曲子。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,没有停步子。他挡住了我的去路,右手举得高高的,手上捏着一枝碧绿的青草,正向我微笑。“来!给你!”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(递 扔 塞)给我。我接过来,(高兴 惊讶 感激)地望着他,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③“对,微笑,就这个样子。嗯!快乐些,才有希望。”他轻轻地说。眼神里送过来一份鼓励。然后又对我笑了笑,双手插在口袋里,吹着口哨悠闲地走了。
④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——一枝碧绿的青草!虽然,我连那个人的名字都不知道,可是直到现在,没有法子忘记他——(即 既)使他的脸在回忆中已经模糊了。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,一笔可以归还的债——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。我要这份满怀感激的心 化作一声道谢 一句赞美 一个笑容 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 送给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
⑤从此以后,我更加热爱生活,这份力量是那枝小草的延伸。它让我懂得了施乐于人,就是生存的快乐。
1、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: (2分)
2、用“√”在短文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。(3分)
3、在第④自然段的空白处中加上合适的标点。(3分)
4、联系上下文理解“忧心忡忡”的意思。(2分)
忧心忡忡:
5、第②自然段中“他步子跨得那么大,轻轻地吹着口哨,从嘴里飞出不成曲调又很愉快的曲子”,对金发青年这样滑稽、夸张的表现的理解,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。(2分)
①他要以自己的快乐感染“我”;②他讥笑“我”的情绪;③他逗“我”开心。
6、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,“一笔可以归还的债”是指:“我”也可以像金发青年那样 (2分)
7、从这篇短文中,你明白了怎样的生活哲理?请写下来。(2分)
五、习作。(30分)
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,一定有让你佩服的人吧,请选择一位写一写,用一两件事写清楚你为什么佩服他(她)。题目自拟,不少于400字,另用作文纸写。
《神奇的克隆》课文 8学习目标:
1、学会生字词,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
2、体会“克隆”的含义及其奇妙。
教学重难点:
感受克隆的奇妙。
我的学习过程
预习板块:
1、自读《奇妙的克隆》,看课题,同学们有什么问题?
2、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。
3、通过查字典读准下面生字新词
4、文中有哪些词语很难理解呢?画出来查查字典,在小组里讨论讨论。
5、把课文读通读顺,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。
6、边读边思考: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?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?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?分段,概括段落大意。
7、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,描红、临写。
赏析板块:
1、究竟什么叫做“克隆”?联系课文1—4小节的`有关介绍,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。
默读第一自然段:联系孙悟空说说什么是克隆?
默读第二自然段,说说动物的“有性繁殖”“无性繁殖”有什么区别?小组交流,汇报。
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,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?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“压条”和“嫁接”。
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,说说低等生物的克隆。
2、读读第五自然段:讨论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?
3、克隆技术得到发展,它是怎样造福人类的呢?
优良品种
生态方面
医药方面
4、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?联系生活实际,发挥想像,小组讨论。
拓展板块:
1938年,汉斯·斯皮曼建议用成年的细胞核植入卵子的办法进行哺乳动物克隆(提出设想)
1962年,约翰·格登宣布他用一个成年细胞克隆出一只蝌蚪(爪蟾),从而引发了关于克隆的第一轮辩论
1984年,斯蒂恩·威拉德森用胚胎细胞克隆出一只羊。这是第一例得到证实的克隆哺乳动物
1995年,第一个用成年哺乳动物细胞克隆出的个体————克隆羊多利出世了
20xx年,美国科学家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猴子"泰特拉",这意味着克隆人本身已没有技术障碍
20xx年,美、意科学家联手展开克隆人的工作
运用板块:
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,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,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,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。那么,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?
正方:
反方:
反馈板块:
1、看拼音写汉字
kè lóng fán zhí xiān tiān jià jiē hōng dòng
( ) ( ) ( )( ) ( )
jiā chù sì yǎng xiào lǜ xìjūn yòu rén ( )( )( )( ) ( )
2、读课文,把词语补充完整。
( )( )关头一( )一( )
繁殖( )( )一分( )( )
( )( )成效品质( )( )
濒危( )( )免( )( )运
积累板块
1、记一组描写科学技术的名言:
2、写话。
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,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,你被克隆了!发挥你的想象,描绘你被克隆后的生活,并写出自己的感受。
最新范文
意见书20篇12-09
秋天的诗词集锦【精选6篇】12-09
文明离校倡议书【优秀4篇】12-09
先进班集体主要事迹(推荐(优秀10篇)12-09
浅析城市管理现场执法技巧【最新9篇】12-09
先进班集体主要事迹(简单版【通用10篇】12-09
学前教育主要学什么的12-09
文明离校倡议书(优秀4篇)12-09
专升本难吗通过率多少12-09
电气工程师岗位职责内容(精彩27篇)12-09